沉重的债务压力下,富力地产(HK:02777,下简称“富力”)于年内发起了多次融资申请,然而却总是出师不利。据蓝鲸房产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年初至今富力已有3笔债券发行失败。屡次发债失败后,富力将目光投向了股权融资。
11月5日,富力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于临时股东大会中通过,以批准公司发行不超过8.05亿股新H股,所得款项将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及还债,该发行价不低于决定此发行价之日前五个交易日于联交所录得H股收市价平均数的80%。富力表示,新H股发行将显着改善该公司的资本结构,增强融资能力,从而显着改善信用评级前景,增加获得更低融资成本的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此次增发H股大概率会成功,但其过程必然道阻且长,且此次募集的资金与富力所需资金还有较大缺口。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富力并非第一家增发H股的企业,前不久,万科集团(SZ:000002,下简称“万科”)也表示,公司增发H股的材料已被证监会接收。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将打开股权融资的大门?对于富力而言,增发带来的资金又会起到多大作用?
资金缺口较大 折价增发H股?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蓝鲸房产:“富力此次增发只需要股东会和董事会通过,市场愿意认购,就可以发行。“
由于增发会摊薄权益,中小股东一般并不欢迎公司此举,11月5日,富力公告一出,股价便一路下跌,截至收盘时,富力报价12.14港元/股,下跌8.72%。
虽然增发H股公告一出富力股价就出现大跌,但持有富力股票的中小股东们对此却并没有实质性地发言权。根据规定,富力增发H股需要分别获得内地股东与香港股东的同意,然而公开资料显示,新H股发行前,富力地产已发行总股份数为32.22亿股,其中H股股数为10.15亿股,占比31.51%,而截至2018年6月30日,被业内称为地产界“双子座”的富力集团两位董事长——李思廉与张力,虽不是兄弟却胜似亲兄弟,两人同为富力地产创始人、联席董事长,共同的持股比例达到了65.54%,具有绝对控股权与话语权。就股权结构来看,富力增发大概率可以获得通过。
事实上,今年以来,富力多笔融资都颇为坎坷。蓝鲸房产据上交所数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富力地产共在上交所共提交了8次发债申请,其中仅有3次获批,1次终止,其余4次尚处在“已反馈”或者“已回复交易所意见”阶段。此外,2月9日,富力地产取消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5月23日再次取消了10亿元超短期融资发行计划。
对于此次增发H股,柏文喜分析认为:“倘若原定发行计划无法完成,富力可能调整发行价格下限或者缩减发行计划。“他还透露,通常,大规模的新股发行一般都会先找好战略投资者或者基石投资人,不会贸然向市场推出,这是确保发行计划完成的常用办法,也是投行做市场的基本要领。
此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蓝鲸房产分析认为:“富力增发的融资规模还是较大的,这是当前一种非常好的融资方式,在认购成本不高、看好富力未来发展的判断下,预计投资者对富力的增发比较认可。”
由此来看,富力地产成功发行H股已是大概率事件。但当下是增发的好时机吗?
增发融资背后 醉翁之意在“战投”?
2018年以来,恒生地产指数(HSP)从年初最高的36196.04点降至10月30日收盘的33925.93点,富力股价也从年初的19.34港元/股下跌至11月5日的12.14港元/股。
柏文喜对蓝鲸房产说道:“今年以来恒生指数大幅下挫,房企股价也一路下跌,以增发的方式进行融资并不是最佳的窗口期,这意味着同样的融资额度需要稀释更多的股权。但是在现金流状况危及到企业生存和运营安全的时候,只能付出较高的代价进行融资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了。“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也认为,当下并非增发的最好时机。“当前股市处于下降周期,对企业而言,相同或者更高的成本只能募集到较少的资金。”另外,此时增发也会对企业的市值产生一定影响。
从富力自身来看,其有着“非发不可“的原因。2018年以来,高负债成为富力地产绕不开的关键词。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9月30日,富力地产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65%、73.21%、79.31%、78.23%、81.47%,呈现出一直走高的趋势。“这是其多次发债失败的影响因素之一。”柏文喜如是说。
不可否认的是,此次增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富力地产的财务压力,只不过距离富力地产的资金需求,仍有较大缺口。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富力地产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126.66亿元、1205.5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通常为1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也就是说,2018年富力地产需要偿还1126.66亿元的债务。
蓝鲸房产粗略计算,截至2018年9月30日,富力地产融资余额为 538.08亿元;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为192.25亿元;此外,此次增发H股,富力大约能募集96.6亿港币,相当于约85.4亿人民币(未刨除成本)。三者共计815.73亿元,据此推算,其目前所持资金较1126.66亿元的债务尚有310.93亿元的缺口。
富力地产如何填补剩余的资金需求? 在11月5日富力发布的公告中,蓝鲸房产注意到这样一句话:“就股权而言,富力地产自2006年以来从未发行过任何形式的股份,由于相对较小的H股公众持股量或高杠杆的资本结构,无法吸引新的战略及长期的投资者,新H股发行将解决此难题。“
这是否意味着解决掉上述两大问题后,富力地产还将着手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就此,蓝鲸房产向富力地产发去了采访函,不过对方表示不予置评。
在柏文喜看来,这是富力地产为了增强对投资者吸引力的说辞。不过他建议道:“引进战投对富力地产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富力地产的优势正好是原始股东股权比例较高,引进战投有较大空间。”
严跃进也认为:“H股这两年比较尴尬的是,股价低估、战略投资者导入节奏慢,所以富力要发力,其实在资本市场上不断谋划也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富力在酒店等产业上发力,未来成长性会很大。”
融资形势紧迫 房企或迎增发潮
实际上,富力并非今年第一家增发H股的企业。
10月29日,万科发布公告称,《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增发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已被证监会接收。这是万科A+H股架构建立以来,拟首次增发H股。
房地产行业之外,据新三板+App AiLab统计,11月4日共有12家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增发方案已经获得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批准。就此来看,万科、富力的举动或许意味着增发也将成为房企融资的新手段。
江瀚表示:“目前,房企融资比较困难,无论是境外融资还是国内融资都被不同程度地封闭起来了。对于房企来讲,目前最急迫的任务是想尽办法融资,只有融到了钱,企业才有可能持续发展下去。”
柏文喜分析认为:“内地房企面临的融资环境实际上是一样的,以万科、富力为代表的规模房企都被迫赴港融资,那么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内地房企以各种方式拓展境外融资渠道,来解决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境外融资渠道虽然相对顺畅,但融资成本难言乐观。10月31日早间,中国恒大(HK:03333)发布公告称,拟在境外发行三笔不同金额及利率的美元优先票据。三笔美元优先票据分别为2020年到期的5.6亿美元优先票据,年利率11.00%;2022年到期的6.45亿美元优先票据,年利率13.00%;以及2023年到期的5.90亿美元优先票据,年利率13.75%。
头部企业的融资成本尚如此,中小企业更难言乐观。“生死之间,价格都不是问题了。”柏文喜感慨道。
房企融资渠道持续收紧之下,富力持续高企的资产负债率正在进入恶性循环,在2018年多笔融资计划受阻之后,约310亿资金缺口如何缓解?富力地产进入了更加严峻的时刻,接下来,其会就此引入战投化解资金危机吗?这对于从未对外抛出过橄榄枝的富力地产而言,似乎是道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