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社区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发事件中,物业应有哪些职责?近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已提请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进行第二次审议。针对物业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问题和过往一些物业管理的“老大难”问题,草案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3月10日《人民日报》)。
现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新建小区越来越多,物业也成为了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疫情期间,在社区等基层组织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物业公司成为了重要的补充,他们在疫情信息收集、出入管控、楼层消杀、配合业主隔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此次疫情,公众也对物业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有了新的认识。
此次北京拟立法对物业管理作出规定,新增了应对突发事件时物业应承担的责任,对物业服务人应当如何积极配合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通过法律明确物业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能够促进物业加强相关应急能力的培训,从而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更好发挥自身作用,这也有利于提升物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进而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因此,可以说《条例(草案)》中增加此项内容,是“因疫而变”。
不过,《条例(草案)》没有止于“因疫而变”,其也对长期存在的一些物业“老大难”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如近年来,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冲突和纠纷屡见不鲜。此前有相关调查显示,业主对于物业服务质量满意度普遍不高,尤其是在保洁服务、秩序管理和客户服务管理等方面,业主打分最低。为了保护好广大业主及物业的合法权益,解开业主与物业纠纷的“死结”,此次《条例(草案)》就进行了一些制度创新。比如鼓励业主积极参与小区事务,《条例(草案)》为业主大会的筹备、成立及日常运行提供制度性保障;对于容易引发业主与物业冲突的物业收费多少问题,《条例(草案)》明确,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人进行协商,并适时调整等。
北京制订《条例(草案)》,在推进小区治理法治化,规范物业管理,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破解城市基层治理的难点与痛点,也有助于化解物业纠纷与冲突,保护好业主、物业等各方的合法权益,值得各地借鉴。进行社会治理,就需要多一些这样的及时调整、因势而动,不论新老问题,都通过法治手段一并解决,如此才能避免问题相互叠加,从而推动基层治理长治久安。(戴先任)
筑牢防控基础防线
此次疫情防控,物业管理行业在突发事件中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呈现,其为筑牢基础防线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通过法律增加物业公司在突发事件中的管理责任,具有多重积极意义。首先,法无授权不可为。管理责任的法定化,有助于解决突发事件中法律责任边界模糊的问题,让物业公司在实施相关防控措施有着明确的责任依据,可最大化消除其遇到的阻力,减轻工作上的难度和不确定因素干扰;其次,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物业在履行公共责任时,也应获得相应的权利加持,比如获得特殊时期的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或者享受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减轻由此带来的营运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