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与其他商品一样,价格都是受供求关系所影响,供不应求,房价就会上升,供过于求,房价自然会下降。纵观全球各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就会吸引四面八方的人员涌入。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有限的房产供应下,却面对无止境的人口增加,供求矛盾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发达地区,例如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城市,长期以来房价高企,并且遥遥领先。
1
深圳“715”新政,
短期控需求
深圳近年来发展一日千里,去年经济增长更超过香港,加上大湾区发展布局,深圳地位更为重要及突出,有条件吸引全国人才涌入。深圳年年人口净流入,去年净流入人口就超过40万,对比去年全年全市一手住宅成交37884套,新增供应没有办法满足新增的需求,更加不用说存量住房与常住人口的强烈对比。长期供求矛盾导致房地产市场易升难跌的火热态势。
政策是市场的反作用力,市场火爆就需要政策去降温。房产从土地规划,设计施工,到交付使用,起码都是三五七年的事情,正所谓远水不能救近火,最快见效的方法,就应该是控制需求。715政策,主要的内容方向,就是压抑需求。通过限购条件的调整,减少拥有房票的客户,从而减少市场上的有效需求。豪宅税及贷款条件的调整,增加交易成本,从而减少市场的交易量。控制需要是相对短期有作用,但是长期来看,还是需要通过增加供应,毕竟住房是刚性需求。
2
“731”停止商务公寓审批,
转为可售型人才住房
7月31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官网上发布了一则通知:停止商务公寓审批!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商务公寓是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不提供学校、幼儿园等居住配套的办公类建筑,其用地分类属于商业用地。商务公寓参照原建设部2006年11月发布的《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中的公寓式办公楼进行设计。商务公寓早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务办公区配套的作用。近年来,商务公寓呈现出明显的类住宅化倾向,已偏离“服务商务人士”与“短期住宿”的目的。
按照政策的推导,既然都是做纯居住,住房其实就没有需要以公寓及住宅来区分,换句话说,商务公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未来再没有存在的必要,回归到住宅类别当中,这样对市场来说更加清晰,以及更加容易管理。同时商务公寓投资属性较重,新房成交量较大,但二手税费重,难脱手,流动性较差,相当于很大部分资源被搁置浪费。减少商务公寓而增加居住性质用地,可以合理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
对于已批规划尚未签订合同(不含招拍挂出让情形)的商务公寓项目,在满足学校等公共配套要求、开发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鼓励转为可售型人才住房。开发企业可向市住建部门申请纳入住房发展年度实施计划,并按程序向市规划主管部门派出机构和各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部门申请修改规划。允许改为可售型人才住房,可以说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借助开发商力量,增加人才住房的供应,同时更加好去贯彻房住不炒的国策,把房产去商品化,减少商品房,增加人才房,体现居住功能,降低投资属性。
3
加大住宅用地供应,
保障市民安居需求
深圳将继续加大住宅用地供应,保障市民安居需求。一是适当提高居住用地比例,在规划层面,深圳结合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契机,研究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比例,优化各级城市中心区内的各功能用地规划布局,将适当压缩商业用地规模,提高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这将从用地结构上增加居住用地规模,增加公共住房供给,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条件,为深圳多层次住房供给提供空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