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中资在香港楼市投入飙升213%创历史新高
内地开发商加速抢地 香港地产业或现洗牌潮
特约撰稿 朱丽娜 香港报道
根据高力国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初至今年第一季度,内地发展商在香港市场竞标获得10幅土地,总耗资588.9亿港元,占同期香港整体土地招标成交金额的57.7%。其中,今年第一季度,香港特区政府招标出售的三幅土地均被内地开发商收入囊中。
香港楼市成交持续火热,土地市场亦异常热闹。
4月24日,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推出的西铁元朗锦上路站物业发展项目第一期地块,据悉最终收到35份意向书,仅次于今年初港岛黄竹坑站项目第一期共收39份意向书的历史纪录。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由于这个项目发展规模庞大,交通配套便利,吸引多个香港本地和内地大型开发商竞标。其中,包括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地产、新鸿基地产及会德丰等老牌本地发展商,以及龙光地产、中国海外及华润置地等数个内地开发商纷纷参与。
锦上路站一期项目地盘面积约44.86万平方呎(英尺,下同),最高可建楼面面积约123.67万平方呎,提供至少1652个住宅单位。整个项目的估值约为56亿至84亿港元。
“香港房地产市场高度透明,比较少政府干预,很多内地开发商将香港市场视为海外发展的踏脚石,因此近年来在香港土地市场十分活跃。”高力国际高级分析师邓仲楠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并透露,目前香港住宅开发的利润率大约为30%,远远高出内地市场约10%的利润水平。
香港地产业或迎来洗牌
随着多个内地开发商积极在香港“跑马圈地”,有望打破长期以来由四大本地大型开发商形成的垄断,从而掀起一轮本地中小型地产商的洗牌。
根据高力国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初至今年第一季度,内地发展商在香港市场竞标获得10幅土地,总耗资588.9亿港元,占同期香港整体土地招标成交金额的57.7%。其中,今年第一季度,香港特区政府招标出售的三幅土地均被内地开发商收入囊中。
今年2月,龙光地产联手合景泰富耗资168.55亿港元投得香港鸭脷洲利南道鸭脷洲内地段第136号高端住宅地块,创下香港近年来单幅土地的成交总价最高纪录。
目前,万科、五矿建设、中国海外发展、路劲基建有限公司、保利置业等亦各自在香港投得土地。“内地开发商目前的主要目标是一些市区的大型项目,主要发展高端豪宅项目。”邓仲楠表示。
高力国际资本市场及投资服务副常务董事胡孝直指出:“越来越多中资发展商来港投地,可能会蚕食香港本地发展商的市场占有率。而大型发展商持有不少农地,可透过改划用途增加土地储备。竞争激烈对中小型发展商的影响更大,(我们)认为它们可以考虑与内地发展商合作。”
数据显示,目前香港四大本地开发商(恒基地产、新鸿基地产、长实地产以及新世界地产)共有1.06亿平方呎的农地储备,因此他们在政府土地招标中相对保守。
相比之下,香港中小型本地开发商将倍感压力。高力国际研究董事石峰表示:“这些开发商更为依赖政府土地拍卖,因此,由于中资开发商的进入,导致他们中标的几率大为减少。这类开发商可能需要转向一些市中心区域以外的地块,或者考虑与内地开发商联合招标。”
另据瑞银2015年10月发表的报告指出,香港五大龙头发展商长实、新地、新世界、信置及恒地的土地市场占有率,已由5年前的89%,骤降至2015年9月的41%。
香港成全球第二大最受欢迎地产投资目的地
近年来,中资机构频频在全球房地产市场“扫货”。欧美主要门户城市一度受到热捧。同时,尤其最近,香港正受到越来越多中资买家的青睐。
根据高力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资机构在香港物业市场共投资361亿港元,同比飙升213%,并创下历史新高。
“去年中资财团在香港的物业投资已经超越伦敦和悉尼,香港紧跟纽约成为全球第二大最受欢迎地产投资目的地。今年,香港有望超越纽约成为全球最受中资财团追捧的物业投资市场,其中,写字楼是内地机构投资者最感兴趣的投资项目,尤其是一些地标建筑和分层写字楼。”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资机构在香港的地产市场投资金额共达到412.7亿港元,大幅抛离悉尼的283亿港元,已十分接近纽约同期的444.7亿港元。自2012年1月至今年3月期间,中资在香港收购的七个地标建筑以及全幢物业占期间总成交量的82%。
作为流动性最强的投资物业之一,香港写字楼物业每年可以提供2.5%-3%的稳定租金回报,因而成为香港商业地产市场中的“香饽饽”。据市场人士指出,去年单笔成交金额超过1亿港元的投资物业成交中,写字楼占比达到74%。
2015年底,恒大地产以125亿港元的高价购入全幢湾仔美国万通中心,英尺价高达3.6万港元,创下当时最大额商厦买卖及英尺价最高纪录。去年2月,光大控股斥资100亿港元,收购同样位于湾仔优质地段的甲级办公大楼“大新金融中心”,以总楼面面积约40万方英尺计算,英尺价达到2.5万港元。